今年是郑州商都3600年,也是五四运动85周年。为了弘扬“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神,强势宣传商都3600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极营造郑州列入八大古都的文化氛围,我市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分别在巩义、新密、新郑、荥阳、登封、中牟、黄河风景名胜区等地举办“青春与古都同行”万名青少年历史文化火炬传递活动火种采集仪式,4月24日在活动主会场——郑州商城遗址广场隆重举行的“青春与古都同行”万名青少年历史文化火炬传递活动,奏响了青春主旋律。这次活动主题鲜明、声势浩大、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充分体现了知识性、趣味性、宣传性、公益性、参与性及普及性,得到了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首肯,营造了“知古都,爱郑州”的良好氛围。本次火炬传递活动之所以能取得圆满成功,主要得益于: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成效显著
“青春与古都同行”万名青少年历史文化火炬传递活动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商都3600年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宣传、打造郑州文化品牌的有效载体,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此项活动列入郑办〔2004〕11号《市委办公厅转发<市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市开展郑州商都3600年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方案>的通知》中。4月2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克、团省委副书记王丽、市委副书记祁金立、市委常委、秘书长白红战、市政协副主席王薇、市委副秘书长杨震武等领导出席了活动,特邀中国古都协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朱世光、原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处处长佟大任、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艺术总监陈膺等嘉宾参加了活动,并对活动现场给予指导。在活动筹备期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丽萍专程到团市委听取了有关活动方案的汇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志坚参加了活动新闻发布会,向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提出具体要求。为保证本次活动顺利开展,团市委专门成立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由团市委书记常继红任组长,副书记李峰、少先队总辅导员岳伟任副组长,以活动秘书处为总协调,设活动组织组、火种采集组、宣传报道组、交通安全组、后勤保障组、材料撰写组、十杰表彰组等七个筹备组。各筹备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团结协作,加班加点,在兼顾本部门工作的同时,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等困难,积极投入到活动筹备当中。团市委书记常继红在市人代会临时休会期间亲临现场,对活动提出了总体要求。团市委副书记李峰、少先队总辅导员岳伟对活动的筹备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坚持每日听取关于活动筹备情况的汇报,并给予悉心指导,及时解决在活动筹备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公安交警、卫生医疗等部门也给予密切配合,24日火炬传递活动当天,共有5辆警车开道,2辆120救护车全程跟随。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团委由主要领导负责,和相关单位紧密配合,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在活动过程中各单位明确责任,优势互补,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二、突出创新,倾心设计,打造精品
“青春与古都同行”火炬传递活动,从最初的创意、设计到形成方案历时1个半月,方案经过了反复讨论、论证和修改,得到了领导和机关全体同志的关注,在机关五四活动方案竞标中,获得A标。在设计活动中,树立创新意识,处处讲创新,事事求实效。在形式上,以长跑接力活动为载体,实现文化与体育的结合,使时间与空间浓缩,彰显郑州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轨迹;在取火方式上,也根据不同的名胜古迹确定不同的取火方式,在黄河风景名胜区炎黄广场和巩义市杜甫铜像广场分别采取了水中取火和钻木取火的方法,把现代的科技文化知识运用到古代文明中去,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在活动筹备过程中,为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展示郑州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自3月19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主题曲,仅一周时间就征集歌曲十余首,由河南省图书馆馆长陶善耕作词,河南省歌舞剧院作曲家王小路作曲,郑大西亚斯音乐学院讲师井艳红演唱的《商都三千六百年》被确定为活动的主题曲;在活动过程中,将活动分为青铜礼赞、激情飞扬、青春郑州、奔向未来四个篇章,并结合活动主题,举行了以商城历史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趣味知识问答。队员们积极参与,踊跃答题,气氛十分活跃,连驻足观看的观众也参与到趣味问答活动中来;在长跑队伍中,青年志愿者方阵里蓝色背板上的3600只纸鹤格外醒目,由青年志愿者代表亲手折叠的3600只纸鹤代表郑州商都3600年,黄色的“3600”象征着悠久的历史和我们引以为豪的黄河,每只纸鹤都寄托着广大青年祝福郑州明天更美好的心愿;在徽标设计上,人形图案是商代历史文化的精粹缩影且极具动感神韵,与象征激情的写意“火炬”和斑驳的“数字”一起形象地传达了此次活动的精神。呈篆刻状的标志象征商代先民惊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徽标的设计有着回归本源的涵义和审美趋向,整个徽标庄重凝炼,浑厚大气,易识易记,集鲜明的文化特征与主题特色于一体。
三、号召力强,参与面广,影响力大
郑州青年是富有蓬勃朝气的一代青年,是传承古都文明、建设美好郑州的骨干力量。在活动筹备过程中,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采火地点、采火方式、火种采集人、主题曲的创作等提出了宝贵建议。青年志愿者王小蛟为活动义务设计了会徽、会标、招贴画和主会场背景。洛阳、安阳、濮阳、周口等地的热心人士纷纷打来电话。远在上海的青年朋友通过网上看到消息后,对郑州团市委能创意出这样好的活动表示钦佩和赞许。在“青春与古都同行”万名青少年历史文化火炬传递活动中,把第十届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表彰与“青春与古都同行”活动相结合,增强了活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郑州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电缆集团、白鸽集团、郑州幼师、郑州国防科技学校、郑州旅游学校、管城区外国语小学、管城区实验小学、东关小学等50多个单位组织了本单位的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和青年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来,学习了解郑州悠久的历史文化知识。在主会场300名来自黄河科技大学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代表、60名来自美国、巴基斯坦、瑞典、日本、韩国、英国、尼泊尔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朋友也成为本次活动的焦点。在二七塔广场,吃力地摇着手柄,缓缓地随着队伍前行的残疾人代表王泽民、张宝贵和张国顺不甘势弱;在火炬传递队伍中,有年过七旬的老者,有4、5岁的幼童,有一家三口共同参与的……,大家都表示:郑州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作为郑州市民,一定要为宣传郑州商都3600年做出努力。
四、上下联动,形成声势,富有特色
巩义、新密、新郑、荥阳、登封、中牟、黄河风景名胜区等单位按照方案要求,分别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本地活动方案,在方案中寻找不同的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火种采集分别在新郑市黄帝故里、荥阳市织机洞遗址、大师姑夏代遗址、汉霸二王城遗址和大海寺遗址、中牟潘安故里、官渡古战场和宋代寿圣双塔、黄河风景名胜区炎黄广场、巩义市杜甫故里、登封市嵩阳书院、新密黄帝宫等地进行。不同的名胜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每采集一束火种,就使广大群众对郑州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县(市)辖区团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当天,从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采集的7束火种在商城遗址汇合,由少数民族和外籍朋友组成第一方阵、青年志愿者组成第二方阵、优秀教师(辅导员)组成第三方阵、外来务工青年组成第四方阵、青年文明号集体组成第五方阵、少先队员组成第六方阵共计3600人围绕商城遗址广场、紫荆山公园、二七塔进行火炬传递,为郑州商都3600年营造了良好氛围。从4月13日采集火种以来,全市近3万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五、宣传到位,媒体关注,氛围浓厚
在活动过程中,以火炬传递活动为主线,大力宣传郑州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优势和建设发展大郑州的宏伟蓝图。大河报、郑州晚报作为主办、协办单位,对本次活动都给予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同时,在宣传过程中,及时捕捉亮点、闪光点和兴奋点,活动广泛利用网络优势,在互联网上给予强势宣传,如挖掘出四岁娃报名参赛、残疾人和外籍人士等亮点给予充分宣传,河南经济生活频道、郑州有线台、郑州教育台对此活动制作了专题片,人民日报、中青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及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对此活动给予充分宣传,中国精神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搜狐、新浪等网络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此活动通过互联网和新闻媒体宣传百余次,营造了“人人关心郑州,人人宣传郑州”的良好氛围。
(宣传部:张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