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情
详情
详情

为梦想插上“希望”的翅膀

时间:2006-09-14  来源:本站原创 

——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在我市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年一度的高考过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莘莘学子们欢呼雀跃,为踏上新的人生征程整装待发,但在农村地区有一些孩子看着通过十年寒窗苦读得到的录取通知书,却没有胜利的笑容和收获的喜悦。当大学梦就在眼前时,每年数千元的学费阻挡了他们的脚步。
    家住登封嵩山脚下的高翔,今年以619分成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在高翔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抛下他们母子离家出走了。使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日子更加艰难,母亲就给他起了高翔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能到更广阔的天地中遨游飞翔。这个愿望成了母亲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动力,为供高翔上学,她节衣缩食,含辛茹苦种地、打工、作小买卖,坚韧的与贫穷抗争,就这样把高翔从小学一直送到高中。当高翔拿到通知书给母亲看的时候,母亲捧着通知书看了很长时间,像一位老农在端详自己收获的果实,但开始的喜悦很快被学费的担忧所取代。
    张云峰,中牟县黄店镇大路张村人。两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很少享受母爱的他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爷爷右腿截肢,叔叔幼年失明,奶奶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于2000年去世。千斤重担都落在父亲一个人的肩上……少年老成的张云峰是在亲戚邻居东拼西凑的情况下勉强读完高中,今年他以614分的成绩被吉林大学管理科学系录取,面对几千元的学费,他和父亲一筹莫展。 
    在我们没有关注到的地方,像张云峰、高翔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为响应党和政府广泛开展经常性助学活动的号召,进一步传播希望工程团结友爱、互助和谐的公益理念,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帮助贫困学生克服经济困难,实现求学梦想,改变人生命运。我们于2004年6月在全市启动希望工程圆梦大学活动,架起了爱心桥梁,使善良的人们与贫困学子手拉手,心连心,使社会关注教育的期待与寒门学子的梦想一起飞翔。
    “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启动实施三年以来,助学模式不断完善,社会影响日益增强,资助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希望工程社会化助学体系。一方面我们坚持把党政领导支持与社会动员相结合,把爱心助学与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另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呼吁、发放倡议书、开展宣传劝募等形式,辐射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学子。这项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参与。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参与爱心助学活动,并带头捐款捐物,为贫困学子送学费,送温暖。还有许许多多机关干部、解放军战士、教师、下岗职工、进城农民工、少年儿童、退休老人捐来了平时省吃俭用的钱,还有一些放下钱不留姓名就走的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让贫困学生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同时,我们通过举办5.19希望工程公益日宣传活动、希望工程图书义卖活动、“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希望工程一日捐活动、“槌响爱心扬,捐资助希望”熊猫手机义卖活动等系列活动,搭建爱心平台,动员公众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共筹集社会捐款62.8万元,累计资助贫困大、中学生257人次。
同时,通过组织参与结亲认亲、座谈交流、救助学生学友会、助学金发放仪式等公益活动,积极推广希望工程“爱心、互助、光荣”的公益理念,广泛宣传“助人自助”的公益意识,积极倡导有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一方面,使参与活动的爱心人士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自我价值的升华和人性的光辉与灿烂;另一方面,使受助学生在接受资助、感受关爱的同时,树立感恩意识,铭记爱心,传承美德。相信他们一定会带着众多的关怀努力进取,带着众多的期望迈步前进,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版权所有 郑州市青少年阳光网 Copyright 2085 - 2019. shangdu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