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河南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暑期社会实践组组长谢国军书记,副组长任福安书记,课题调研带队老师陈亮老师及学生代表,河南电视台及河南日报的相关工作人员,淮阳县政府相关领导等一行人参观太昊陵,拜谒“人祖”伏羲氏,接受文化洗礼。
65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这里建都,他定姓氏、制嫁娶、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画八卦,肇始了华夏文明;他造干戈、饰武功,统一四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综合各个部落的 特点,创造了龙的图腾,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后炎帝神农继都于太昊之旧墟,易名为陈。神农氏在这里尝百草,艺五谷,率领先民步入农耕社会。所以说,淮阳是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八卦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源泉、凝聚一体的象征。
此次参观使队员们对淮阳的悠久历史文化深深折服,深刻体会到了作为龙的传人的荣耀与使命。
重走红色之路 寻找红色印记
——记外语系暑期实践服务队
翻开党史,新县这个名字不断地从你眼前闪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使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徐向前,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陈庚,郭述中,程子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战斗和生活过。这里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主力红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是从这里飞上蓝天的。于是,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空军领导机构——鄂豫皖军委航空局。
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名录和中国共产党史人物录,你会发现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将军和张体学,程坦等50多位省部级干部都有一个共同的故乡——新县。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新县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的巨大的贡献。当时,全县不足10万人,就有5.5万人献出了生命,其中烈士3.2万人。
外语系暑期实践服务队前去新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使大家认清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所肩负的振兴国家和复兴民族的历史重任,端正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认识到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龙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指引下才能找到解决中国当前问题的方法,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国家的经济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增长。站在烈士陵园的门口,仰望那庄严的无数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同学们感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从没有这般的具体生动,这就使他们更加坚信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老区人民的勤劳奋斗,有全国人民的热心帮助,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用什么优美的语言来形容老一辈革命家为今天的富裕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奋斗和牺牲都显的那么苍白无力,队员们一致认为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他们学习,做到两个牢记:一要牢记党,二要牢记我们的父母。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到极致,永保党员本色。短短七天的实践活动就要过去了,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学习活动远没有结束,想起几天来的成绩,队员们都从内心感到高兴。
同时,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大家也更深入的了解到了新中国的繁荣多么的来自不宜,同时也体会到了保先学习的任重道远以及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为了祖国的强大,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更加坚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