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情
详情
详情

一个无主楼院的重生

时间:2012-12-03  来源: 

 
       郑州日报记者 陈 思 张乔普

       “仅仅半年时间,就从‘垃圾围城’变成了安全、整洁的小区。”昨日,跟着团市委副书记张艳华“走基层”,刚上车她就说起康居瑞景佳苑小区的变化:

       车子停在沙口路二环支路,小区门口一个中年妇女拄着拐杖迎了上来。56岁的曹燕是小区居民,不过现在她又多了个身份——居民自治委员会的居民代表。

       “小区电动车多,准备在墙角处建个车棚。这不,刚才请了师傅来量尺寸,很快就会动工。”刚进小区,曹燕就给张艳华“作证”,“俺们小区以前没有物业管理,垃圾围城,大中午的都有居民家被小偷光顾,一些人受不了搬到别的地方住了。现在焕然一新,最近一次入户走访,发现新搬来20多户。”

       虽然刚从医院出来,但曹燕坚持要陪记者在院里走走,看看院里的变化:淡黄色的院墙是刚刷的,门卫室、路灯、垃圾箱是刚装上的,硬化的地面干净整洁……

       在一号楼后面,规划了一排停车位,曹燕说,上半年这里还是3米高的垃圾山。“院里有好几处垃圾山,大门因为修路被拆,门口堆着建筑垃圾。春节前后,物业走了,院里更乱了,外面的车辆随意出入,很不安全。”

       变化从今年4月开始,是从团市委群众工作队的20名同志全面下沉到南阳路办事处西彩社区、阳光社区开始的。

       “工作队刚入住时,居民大多不买账。”张艳华笑着说,“当时那个情况,居民对整改好没信心,所以不愿意交物业费。”

       “怎么做通居民思想工作的?”

       “很简单。先把活儿干好,为大家办实事,让居民看到成效,他们就会理解支持了。”张艳华说,刚入户走访时,有的居民连门都不开,他们就换了思路,请居民走出家门。“我们征集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家电维修、家政培训等,第一次志愿服务时就有几百名居民参加。”

       工作队还联系了垃圾清运公司,花了7天时间,把院里的垃圾全部清扫干净,还专门请了两名志愿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

       慢慢地,居民看到了小区的变化,也看到了队员们的努力和诚意,那些梗着脖子死活不愿意交物业费的居民,越来越少了。

趁热打铁,5月份,在群众工作队的帮助下,小区召开第一次居民自治大会,选举产生了两名居民为代表的小区物业管理自治委员,负责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

       头开好了,后面的工作就顺了。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地面硬化了、车棚修整了、垃圾桶更换了……小区变美了,工作队得到认可了。

       现在,张艳华到社区时,手里习惯性地带着一个笔记本。“工作队要求每周有两天在社区办公,每周走访一次群众,每天写一篇工作日记。”随身携带的“社区连情卡”上,一边印着她的姓名、联系电话、服务内容,一边留给居民填写意见和问题。

       “搜集到的问题和情况整理后,召集社区网格长进行协调对接,初步建立了基层问题的处理解决机制。”张艳华说,工作队共排查各类问题200余个,参与重点工作10余项,走访群众近900名,为群众办理各种实事15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

 

版权所有 郑州市青少年阳光网 Copyright 2085 - 2019. shangdu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