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情
详情
详情

【图】《中国青年报》头版:青年文明号亲密接触“两新”组织

时间:2013-10-29  来源: 

  2013年10月29日《中国青年报》头版以《青年文明号亲密接触“两新”组织》为标题,对我市青年文明号工作经验做法予以报道。

  走进河南省郑州市的慧谷咖啡店,很多人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里的服务员个个佩戴团徽;这里的荣誉墙上除了顾客的自拍照、留言帖,还有大大的青年文明号牌匾;这里除了可以喝咖啡,还有创业的洽谈区、培训区。
     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像慧谷咖啡馆一样的小门店、小商户受到了青年文明号金字招牌的青睐。这些“两新”组织(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记者注)通过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惊喜地看到团队的成长、业绩的发展,也感受到团干部千方百计为自己排忧解难的“贴心”服务。
     小小咖啡馆也能成为青年文明号?
     第一次与郑州团市委的干部接触,慧谷咖啡店老板杨晏有很多顾虑——一个小小的私人咖啡馆凭啥能得到青年文明号的称号?拿了荣誉,会不会变相收费?团组织会不会过多干涉咖啡馆的经营?
     在杨晏的印象里,青年文明号那金灿灿的牌子只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那种行业强、规模大、效益好的青年团队。“以前也的确是这样,作为体现高度职业文明、创造一流工作业绩的青年文明号活动主要是在体制内单位开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两新’组织蓬勃发展。青年在哪里,我们的组织和工作就应该在哪里。青年文明号也必须适应这个形势。因此,我们正在努力探索,把‘两新’组织纳入到活动创建中。” 团郑州市委干部如是说。
     目前,网络经济蓬勃兴起,集聚了一大批创业青年群体。将青年文明号的创建领域延伸到电子商务领域,让团的工作活跃在互联网上,是团郑州市委的一个创举。
     事实上,与普通咖啡馆靠“卖咖啡”挣钱不同,慧谷咖啡是一家以为互联网创业者搭建创业平台为主要目的创业咖啡馆。这类咖啡馆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兴起,不图在销售咖啡上挣钱,而是通过网络征集项目、组织资金,在网下实施项目投资和孵化指导,其盈利模式尚有待发掘。团郑州市委引导慧谷咖啡创建青年文明号,以慧谷咖啡为枢纽,凝聚、服务、引导在网络上创业的青年群体,可以说抓住了“牛鼻子”。
     “能不能提高我们的人气?提高知名度?”与团干部的面谈中,向来说话直来直去的杨晏毫不客气,“慧谷咖啡开办时间不长,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人气。”当得知团组织也有服务创业青年的项目,并团结了一批青年创业者时,杨晏决定与团组织合作。
     从亮化品牌标识,到组织会员践行网络文明,慧谷咖啡在团组织指导下开展了各项创建活动。创新服务项目,是慧谷咖啡的着力点,一段时间以来他们先后创造出了相约慧谷、成长课堂、项目对接会、伯乐汇、创业五分钟、创业沙盘、电商实训营等一大批服务项目,共计扶持青年创业项目十几个,帮助传统企业推出电商项目20多个。2012年年底经严格考核,慧谷咖啡被评为郑州市网络青年文明号。
     杨晏告诉记者,开始创建青年文明号以来,咖啡馆里的“中原电商沙龙”活动做大了,过去少人问津,如今报名人数每次都超出预期,他们不得不“控制人数”。“按计划每期人数不超过30人,现在每期都有50人左右,很多人不先报名,直接上门。”据悉,“中原电商沙龙”活动每月两期,将郑州地区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的淘宝大卖家聚集起来,引导他们为小商户分析市场、教授网销经验,帮他们提高网店流量和成交率。
     实际的成果是两方共赢,大卖家和小商户都“更易联络了”。杨晏不无自豪地说:“大企业之所以愿意参与,与我们是青年文明号密不可分。”
  有关数据显示,在1.94亿网络消费者中,90%是青年,如何能够更好地为这个群体服务一直是团组织思考的问题。将青年文明号的创建领域延伸到网络上,在倡导网络文明和构建网络诚信体系方面,发挥青年文明号的引领作用,是互联网领域共青团工作的有益探索。
     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全团面临的重要任务。青年文明号与“两新”组织亲密接触,通过推动“两新”组织发展壮大,让青年在创建过程中成长成才,真正让青年感受组织存在,参与到团的工作中来,不失为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举措。同时,越来越多“两新”组织的加入,为青年文明号注入了新血液,增添了新活力,也成为新时期青年文明号常创常新的必要举措。

 

版权所有 郑州市青少年阳光网 Copyright 2085 - 2019. shangdu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