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引导人们了解传统文化、过好传统节日,并通过节日活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营造喜庆热烈、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根据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的要求,郑州市结合实际安排部署中秋节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
1.开展以“读经典、谈梦想”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中秋节倡导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诵读、感悟经典,对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中小学校都要开展中秋节主题诵读活动,郑州教育电视台等媒体要集中宣传报道各学校中秋节期间开展诵读活动的情况,推动中秋诵读活动兴起热潮。要把中华经典诵读作为开展传统节庆活动的有效载体,精心选择古今与中秋有关的名篇佳作,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题材,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经典诵读、中秋“咏月”诗文朗诵会、诗词赏析讲座、诗歌创作征集等活动,组织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诵读中华经典,引导市民群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运用中秋节企盼团圆的民族情结,在市民和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人们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2. 开展以“互助友爱、共度佳节”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敬老助残、扶贫帮困、清洁环保、文明护绿等内容集中开展走访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慰问孤寡老人、关心外来务工人员等活动,组织志愿者为他们赠送月饼和祝福卡。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与孤寡老人、残疾人一起过中秋活动,让他们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各级民政、劳动、教育部门要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活动,通过走访、座谈、联欢等活动形式密切关系,增进友谊,为他们营造快乐、温暖的成长氛围。要以中秋佳节为契机,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与迎国庆、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大力营造“环境保护多一份责任、科学发展多一份保障、生态文明多一份参与、文明城市多一份清新”的良好环境。
3. 开展以“庆佳节、话团圆、促和谐”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突出“团圆、和谐”主题,大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郑州电视台、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要制作播出2013年中秋节“中华长歌行”(地方篇)专题节目。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团体和社区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秋民俗文化表演、中秋文化庙会、社区文艺联欢、中秋民俗故事会、谜语竟猜活动和书法、剪纸、绘画比赛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活动中了解中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节日民俗,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4. 开展以“感恩、团圆”为主题的中秋网上寄语活动。中秋节期间,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要积极借助网络、短信、微博、微信等现代技术平台开展中秋祝福寄语活动,组织引导机关干部、市民群众运用网络媒体,上网寄语、留言,发送手机短信,抒发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同事的肺腑之言。向异地生活的亲人、同学、朋友传达节日的问候,表达企盼团圆的思念之情,在人人思亲情、家家思团圆的氛围中,巩固家庭和谐的情感基础,进而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