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情
详情
详情

郑州市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繁荣生态文化

时间:2014-07-22  来源:郑州文明网 

    森林城市建设推动郑州造林绿化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森林资源面积快速增长,林业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全市年林业生产总值达37亿元,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注重塑造品牌,新郑大枣、河阴石榴、荥阳柿子等享誉省内外。为促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市政府组织编制了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意见》,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特别是蝴蝶兰产业,已成为郑州花卉业的拳头产品。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林草、林药、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全市规模以上林业企业106个,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兴旺木业有限公司等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达22家。随着社会对种苗花卉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催生了种苗花卉市场交易和流通的红火。郑州陈砦、双桥花卉交易市场营业面积30万平方米,交易品种万余种,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森林公园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民周末到森林公园休憩,依托森林的生态观光、林果采摘等各类风情游迅速发展。

  郑州积极探索,使生态文化建设与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同步进行、有机结合,有效地推进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通过加大投入,为群众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了场所和条件。我市共有各级森林公园21个,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1处,总面积500余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建成郑州中国绿化博览园1处,总面积近3000亩,已逐步成为中原人民休闲旅游的理想去处;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全市古树名木先后进行了两次普查,全市共有古树名木2781株,其中国家一级古树有840株、二级554株、三级780株,古树群4处,我市对所有古树名木列入重点保护对象,并按树种、树龄分别进行了拍照、编号和建档。结合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全市广泛开展了植“将军林”、“巾帼示范林”、“社会主义新农村青年林”等主题林、纪念林活动,并在每个植树地点竖立了纪念碑、纪念石,既推动了义务植树活动的深入开展,又可成为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丰富了林业生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新郑大枣文化、荥阳石榴文化、二七樱桃文化已成为我市著名生态文化品牌。我市先后举办森林生态文化节和湿地文化节,成立观鸟摄鸟协会和保护黄河湿地志愿者组织,吸引了许多市民参加。新密市的蜜香杏和荥阳的鲜桃颇负盛名,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当地政府通过举办杏花节和桃花节,积极推广花文化。花开季节,各色杏花、桃花满山遍野,美不胜收,吸引了广大摄影家、美术家及爱好者和广大市民前来写生、观光。

  生态文化只有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和支持,才能进一步繁荣昌盛。结合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先后组织开展了“绿色郑州”摄影、书法、美术大赛和征文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和绿化知识有奖竞赛活动,作家实地采风活动,连续三年举办了蝴蝶兰展交易会。每年利用“植树节”、“湿地日”、“爱鸟周”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宣传生态和林业知识。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三走进”活动,邀请各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到实地视察、参观林业生态建设成果,让事实说话,引起强烈反响。

  森林生态建设只有起点,永无止境。“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市民走进森林,让绿色融入生活,让健康伴随你我”是郑州森林生态建设的永恒主题。

  郑州,将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为这座城市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版权所有 郑州市青少年阳光网 Copyright 2085 - 2019. shangdu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