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6日,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学生组建赴洛阳爱心支教团,来到洛阳伊川进行支教。支教之余,留守儿童成了队员们最关注的问题,他们来到孩子家中,与孩子促膝长聊,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情况。队员们理解,家庭为了维持下去,父母必须去打工,可是,不禁反问,谁来为留守儿童的亲情买单?
这是一个沉重而无奈的话题,可是我又不得不说出这个内心的疑问,期待能够触动千千万万生活在父母怀抱温存世界的孩子们,否则,当看到那一个个留守儿童渴望亲情的眼神,我又该何去何从?
——“爷爷在家,奶奶去世了,爸爸妈妈我也记不得什么时候回来过了……”
当队员们问及班里一位留守儿童时,得到的是这样的回答。他和爷爷生活在家,生活也就是基本能够维持,没有什么多余的收入,父母常年在外,只每过好久才寄回一些钱来,这些钱只够他们维持一段简单的生活,平时主要还靠亲戚接济和爷爷的那片小菜园。爷爷会等到蔬菜成熟时去卖上一些,平时还会去拾一些菜场落下的菜叶,小家伙本人也会去拾一些废品帮助补贴家用。当看到孩子那张与年龄不符,充满坚毅的面孔时,队员摸摸他的头,只有一句话,“好孩子!”
——“老师,您去我们家吃饭吧,家里今天改善生活,吃鸡蛋哩!”
7月8日中午,一位学生拉着队长刘刚的手,说:“老师,您去我们家吃饭吧,家里今天改善生活,吃鸡蛋哩!”刘刚很感动,却又很为难。吃鸡蛋对于他来说可以说很平常,可是对于这么一个孩子来说却成了一种奢侈,一种只有好长时间才能获得一次的奢侈品。刘刚婉言拒绝了,他不想去分享孩子这种感觉,他想让孩子独自去享受,独自去体会那一份温馨。记得有那么一件事,当时城里孩子为了集齐小当家方便面里水浒传的那108张卡,买面只要卡,不吃面,面反而成了卡的附属品,不知他们听到这话做何感想?
——“老师,你别管,我就要玩,爷爷奶奶管不了我!”
7月9日,今天有个孩子不上课跑出去玩了,队员们放下手头的工作,跑遍了大小街巷才找到了他,可是,结果让队员们意想不到。他们本以为这些孩子是最懂事最听话的,可是孩子却只说了一句,“老师,你别管,我就要玩,爷爷奶奶管不了我!”队员们无助的摇了摇头,他们所能做的,只是把孩子叫到身边再做一次深刻教育。作为村里的孩子,他们很多从小就被扔给上一辈的老人,但是家里的老人与孩子总存在很深的代沟,根本很多时候就无共同语言可谈,又是想管,可由于自身思想的局限性和手段的陈旧性,孩子们无法接受,变得更叛逆,更天不怕地不怕。
……
支教之余,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使队员们感触很深,没有什么对与错,生存是对的,可孩子们要求亲情也是对的,这是经济迅速发展下社会存在的一道殷红的伤痕,也许,孩子们现在最想说的话也许就是,“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