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上级团组织号召,切实发挥大学生的人才优势,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赴洛阳市宜阳县董王庄乡支教服务团在团委辅导员卢红振老师的带领下,一行17人来到目的地,将进行为期16天的支教活动。
此次支教是该团队第六年来到这所小学,六年的支教活动给牧医工程学院的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锻炼,更多的是与村民心与心的交融。
续签合同篇
洛阳市宜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经济水平较低,董王庄乡更是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村民们对外来知识的渴望不言而喻。
乡中心小学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艰苦,学生们更是每天都盼望着能够早日见到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今年已经是来这里的第六年了,虽然艰苦,可同学们还是毅然前往,团委辅导员卢红振老师也与该小学又续签了一份合同,这意味着,牧医工程学院服务三农的奉献精神将继续传承下去,爱心接力又有了一个新起点。
教学思想篇
“支教,不仅仅是给同学们上课,更多的是给山里孩子美好的憧憬,梦想成真的希望”,队长李腾龙这样说。因此,这次支教他们不仅仅教授文化知识,更开设了思想课,每个队员每天都要与学生们用心去交流,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未来的希望告诉孩子们。就好像队员杨晓丹说的,“孩子们,虽然这里现在不富有,但是未来属于你们,总有一天你们的家乡会因为你们而富强。”
教育方法篇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队员们还举行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放飞梦想—我心中的大学”、“展现自我—我为学校添光”、“书写希望—描述未来生活”……队员们在课前,在课后还深入孩子们之间,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总之,大家就有一个愿望,让孩子们变得更加奋发向上。
爱国宣讲篇
今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举国欢庆。队员们特意为孩子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演讲赛—“我爱祖国”,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们真正领会到“国家”的含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孩子们一句演讲后的抒情给队员们带来了无尽的感动,孩子尚且如此,当代大学生理应做得更好。
温馨关怀篇
这次支教的学生和往年一样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常年都在外打工,家中只有爷爷奶奶,队员们针对这种情况专门准备了问卷调查,并深入到孩子家中与孩子们促膝长谈,询问孩子们平时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家长们都竖起大拇指说:“农大的孩子,才是一心一意为了我们农民!”
结束篇
支教的路刚刚开始,大家知道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也有很多。大家会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孩子们对未来的希望,会用他们的青春和奉献精神为祖国的支教事业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任重而道远,相信队员们一定能用自己的爱心经营起这片沃土,能用自己的热情服务三农,奉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