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情
详情
详情

灾区服务让我铭记终身——抗震救灾一线归来长城铝青年志愿者何晓燕访谈

时间:2008-06-10  来源:本站原创 

灾区服务让我铭记终身

 ——抗震救灾一线归来何晓燕访谈

 

黑黝黝的脸庞、明显地消瘦、声音嘶哑,赴四川灾区服务归来的志愿者何晓燕,与出发前白里透红、青春洋溢相比,眼睛和神情中更多了一份东西,那是历经生与死的考验、大悲与大美洗礼的沉淀。

   

护士节当日发生的地震,强烈地震撼着医护人员的心。总医院护士技术比武第一名、31岁的主管护师何晓燕同许多人一样,在捐款帮助灾区重建后,更想亲自奔赴灾区,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得知团省委正在招募志愿者,她在网上报名并幸运成为赴灾区抗震救灾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519日下午带各级领导的殷切叮嘱和职员工们的深情厚意,何晓燕与另外20名志愿者一起启程入川。

险象环生的路途中,他们乘大巴、换中巴、上军用卡车、坐拖拉机,终于到达了位于两山之间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旧洲村。村里的房子几乎全部震塌,相对比较平坦的旧洲村被作为灾民安置点,除旧洲村幸存者外,附近水关乡、石坎乡等地的灾民也被临时安置在这里。震后的废墟,大量的人员、空气中飘荡的异味儿迎接了志愿者。

解决水源   志愿者冲在先

了解当地情况、注意事项后,志愿者们首先着手的是解决水源。两、三千人的集中地,必须保证用水。何晓燕和来自省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等人一起,在一名熟悉当地情况灾民的带领下,寻找到一眼山上流下的泉水,在充分考察周围山情山貌、备齐了各种急救药品后,两名志愿者亲自饮下了山泉水,确认安全后,立即向指挥部汇报,为安置点的灾民解决了洗漱、洗衣的难题。

修建厕所改善环境

灾民安置点原是玉米地,膝盖高的玉米苗踩倒便支起了帐篷。随地可见的大小便、帐篷中黑压压的苍蝇,怎能保证安全?志愿者们做的第二件事,便是修建公厕。他们在帐篷区一低洼处,挖了一2 长、1. 8宽、1.5深的大坑,在家里没有接触过这些的志愿者们,顾不上浑身酸疼和不起眼野草划伤的疼痛,在余震的摇晃中没有人停歇,他们在大坑上架上废墟中捡来的铁架子、铁门等,然后用木板隔成蹲位,四周支起蛇皮布,上面搭上棚顶,安置点内的简易公厕投入了使用。

防疫到位防大灾

人多、流动性强、卫生条件差,令何晓燕这些志愿者揪心、伤痛。他们每天清晨出发,深夜归来:逐个帐篷、挨家挨户地走访,每个人来源、情况、健康状况登记在册,做流行病学调查。对村庄的废墟和帐篷喷撒药物进行消毒,为灾民进行健康教育

每天晚上开会汇总分析情况,向指挥部提出建议。气温的骤变及环境因素,使灾民中上感、虫咬患者众多,他们及时为灾民发放药品,指明医疗点。调查中,何晓燕发现一名50多岁灾民,巩膜、皮肤严重黄染,如果是肝炎,引起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立即将这位灾民安置到单独的帐篷中,对周围物品消毒,并联系医疗点,将病人护送到南坝镇检查治疗。一位腿脓肿的患者给何晓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了抢救别人,腿被砸伤都浑然不觉,几天后下肢已经肿胀得无法行走,随行的大夫当晚便为他进行了切开引流术,带着纯粹、朴素愿望的何晓燕尽可能地为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治疗。第二天,患者下肢便明显消肿,消炎治疗后,逐渐好转。

帐篷中的希望

经历巨大灾难的孩子们恐惧、忧伤、迷茫、无助的眼神,深深地刺伤了志愿者的心。他们把孩子们召集在一起,教他们唱歌、做游戏,没想到竟然吸引了80多个孩子。请示指挥部后,志愿者们选了2顶帐篷,为孩子建立了一所黄丝带帐篷小学,带领孩子们学习、游戏、传授卫生知识。10岁的税文泉尤其让何晓燕难忘,被卡在教室后门缝隙中的税文泉被救出后,流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沉默,很少笑,志愿者们为他讲故事、听他哭诉、陪他流泪,几天耐心的心理疏导,终于使他露出了笑容,恢复了孩子的天真无邪的本性和懂事、好学的品质。分别时,晓燕阿姨问他有什么心愿时,爱学习的税文泉提出要《水浒传》、钢笔和作文书,何晓燕一直记在心上。

志愿者、护士、体力劳动者、消杀者、阿姨、老师,灾区的志愿者们都是多面手,灾民们需要什么,就干什么;每天不停地说话,同样的话不知要说多少遍;只要有一点点空闲,就想为灾区的人民多做一点事儿。在震后的废墟上含泪消杀;在余震不断中认真登记;而为了不给灾区添麻烦,他们尽量简化自己的需求,做最简单的饭。其中的许多都是原来没有做过的,每天的经历都给何晓燕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灾区服务的10天中,经历了一种纯粹、高尚的亲情,目睹了一种无私的大爱,第一次强烈地感到被人需要,这将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铭记终身”!

何晓燕满怀感慨地说这些话、讲述自己经历的真实场景时,眼圈依然一次次地湿润!

版权所有 郑州市青少年阳光网 Copyright 2085 - 2019. shangdu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