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夺取抗击“非典”斗争全面胜利和全国上下掀起开展“三讲一树”活动的特殊时期,为了引导青年学生在抗击非典、促进发展的实践中,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河南农业大学积极组织百余支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分赴全省100多个县市,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做出积极的努力。
6月30日,农学院赴孟津县宋庄乡白鹿村小分队,通过走访和座谈了解到白鹿村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特点后,向当地的养殖户介绍了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发放了养殖方面的相关科技材料,并设立了“三个代表”河南农大科技咨询处,向农民发放农业科技资料和“三个代表”宣传单,并对农民朋友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做了详细的回答,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可行性建议,解决了不少困难。
7月1日,农大植物保护学院的党员大学生“三个代表”服务团来到服务所在地——商丘宁陵,向农民发放了关于棉铃虫防治、种子储藏技术、蔬菜病害的处理等与他们生产密切相关的农业科技常识宣传册500余份,向农民捐献了200多本科技图书。
植物保护学院防治“非典”实践服务团在平顶山郏县,冒雨向当地居民分发倡议书和预防“非典”知识宣传单,号召大家革除生活中的陋习,深入开展“三讲一树”活动。他们在郏县一高举行了“革除陋习,倡导文明”签名活动,队员们向在场的师生和群众宣讲了活动的意义,前来咨询签名的人络绎不绝。当天虽然天气恶劣,但群众的参与热情很高,对以前生活中的陋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农学院赴沁阳小分队进行实践活动的第一天,队员们决心通过实践活动展示农大学子的风采,服务家乡父老,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沁阳,小分队参观了当地的香菇培育基地,认真考察了技术人员培育菌种的过程,并与当地农民就农业技术、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交谈。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了解了当前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还尽己所能资助了一名贫困学生,沁阳市团委领导代表受资助学生向队员们表示感谢。
机电学院赴项城党员大学生“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冒雨深入到街道村庄走访群众,发放印有“三个代表”的三字歌及“十问十答”宣传材料,和老乡们深入交流“三个代表”的学习心得,并广泛征求群众对活动形式的建议和意见。服务团在市中心广场还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丰富文化生活”为主题的文化广场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
河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现代教育技术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也相应开展了形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