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少先队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管城区少工委结合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近期在全区少先队组织中广泛开展了以诚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区少工委通过多次召开会议,分析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使各学校充分认识到诚信教育是积极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是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各学校还都建立了以学校、社会、家庭、手拉手基地四结合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出了开展诚信教育的有关计划和实施意见,并把这项工作当作新世纪学校道德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全区各少先大队利用广播、板报、手抄报、橱窗、表演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和要求,并扩展到社区、家庭,营造了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全体教师、家长、学生初步树立诚信立教和诚信立人的的意识。如:管城区外国语小学开展了“诚信,比金钱更重要”的中、小队讨论会、“向名人学诚信”和“做诚信小公民,树郑州形象”宣誓签名、主题队会、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使同学们从宋庆龄等伟人的事迹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创新街小学、实验小学还邀请家长、社区代表共同参与学校的诚信教育启动仪式,通过发倡仪书以及教师、家长、学生相互签订诚信教育承诺书等形式,督促家长、教师共同参与此项教育活动。少先队员们也通过每人亲手办一份诚信教育小报、搜集诚信格言、讲诚信故事、表演诚信教育节目等形式,掀起了学诚信知识、做诚信队员的活动高潮。
三、注重结合,务求实效。在开展诚信活动中,各学校从实际出发,特别注重教育的可持续性、渐进性和实效性,避免教育活动图形式,走过场,在工作中力求做到四方面的结合:(1)营造氛围和扎实工作相结合。各学校既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扩大诚信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又通过扎扎实实的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师生诚信意识,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声誉。(2)诚信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相结合。诚信教育的实施,实质上是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公民基础道德教育,因而在实施过程中,他们把诚信教育同“五爱”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结合起来,使诚信教育融入德育工作的全过程。(3)诚信教育和体验教育相结合。各少先大队广泛开展各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让师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将诚信为本、诚信立人的思想最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和自觉行为。(4)学校教育和社区、家庭教育相结合。管城区少先队组织的诚信教育没有停留在学校内,还通过教师、家长的共同参与,相互监督,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确保教育的连续性,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四、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开展诚信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是重要的教育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者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开展诚信教育的关键。在教育活动中,各学校首先帮助老师确立诚信立教意识,确立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是服务者的观念,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文明仪表评比、倡导文明语言、养成文明习惯等活动,并通过各种制度建设及对家长、学生承诺等方式树立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新形象,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发挥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有力推动诚信教育的扎实开展。
五、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各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诚信教育活动的科学研究。注重在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边实施、边研究,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现场研讨等方式,使诚信教育活动得到科学、健康、有效的开展,并逐步形成开展学校诚信教育较为系统、科学的经验。
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相互合作共同研究的新课题,管城区少工委已作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好的经验。各地都要增强紧迫感,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少年儿童诚信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为郑州市诚信体系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撰稿:康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