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团员青年集聚的重要领域之一,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根据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建攻坚年实施方案》(郑团字【2010】50号)精神,共青团登封市委结合实际、深入基层,多措并举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
为切实把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团市委积极行动起来,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的领导,在向市委组织部长汇报后,成立了由团市委书记吴燕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当前全市基层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的工作目标、任务重点和时间进度安排,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为尽快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在全市铺开,团市委组织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相对集中的乡(镇)区、办团组织负责人召开工作会,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会上,对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团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立团组织的目标和时间进度进行了安排。
二、狠抓实效,层层推进
1、加强宣传促团建。针对一些企业对团建工作不理解的情况,我们由专人负责深入企业,认真细致地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多次反复沟通交流,使企业真正认识到团组织对于企业生产、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
2、依托党建带团建。我们对全市现有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兴社会组织进行了调查,摸清了情况,为开展建团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主动争取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在建立了党组织又具备建团条件的企业中,积极与组织部门联系,依托党组织的力量加大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力度。
3、抓试点树典型创团建。在重点乡(镇)、区各选择一个发展较快、青年较为密集的非公企业作为试点,派专人加大团建工作指导力度,树立团建典型,从而推广经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整体推进全市的非公团建工作。
4、强化服务助团建。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激发青年创新意识,要求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团员青年的组织意识,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素质,切实为广大青年服务,并且通过团组织的号召和发动,使青年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赢得企业的支持和重视。
止目前,全市新增58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团组织,并健全完善了团组织机构,选拔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担任团干部,提前2个月超额完成团郑州市委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新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组织4家,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4家,新建社会组织团组织10家,实现了对3000余名团员青年的影响和覆盖。
三、查找问题,弥补不足
1、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基层团干部对非公企业团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有的团干部甚至认为传统领域的共青团工作尚不好开展,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又是难以推进,没有把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来抓,推动工作措施不得力。
2、思想不到位。是一些基层团干部畏难情绪,“等靠”思想严重,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不强,部分团干还幻想在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中能有现成的统一的模式可以套用。
3、条件不到位。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的特点,制约着团建工作的开展。一是非公企业经营理念更趋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对共青团组织和团建工作的接纳程度低,尤其表现在企业主对团建工作不配合,不支持;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运行不稳定,经营直接受市场影响很大,开业、停业变动频繁,造成团员青年流动性大,团组织建设、团员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基本措施难以规范;三是非公企业规模、分布和行为性质差异性大,团建工作很难有统一的方法和模式可循,建立团组织的工作难度大。
四、汲取经验,拓宽思路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方面强化舆论导向工作,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宣传力度,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宣传,使企业主明确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团组织,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
2、改进方法,探索途径。一是正确处理好团组织负责人与企业主、开展团的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团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争当优秀员工的关系。把搞好企业生产经营作为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各种创新创效活动,以岗位能手、劳动竞技等形式,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三是创新活动方式,在活动方式上,以分散、灵活为主。在活动时间上,以业余活动为主,在活动内容上,实行政治理论与知识技能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