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积极造势,深入调研,推进非公建团工作。组织镇办、及部分重点社区团组织负责人召开非公团建推进会、现场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推动两新组织建团工作。各级团委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明确了工作对象、范围、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在前期大量细致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推进方案。
二是寻求工作合力,构建工作体系,打牢非公建团工作基础。各级团委紧紧依托党建,加强与党委、工会、妇联、民政、工商联等部门的联系,形成工作合力,经积极实践探索,形成较为成熟的建团模式。积极整合青年文明号集体、辖区单位、金水区历届十杰十优青年等工作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延展非公有制团建触手。同时,针对我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情况,与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输出地进行联系沟通,目前已成功与新县、林州县等11个驻郑团工委签订双向共管协议,扩大团组织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非公企业的覆盖面。
三是党建带团建,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到“集中攻坚、攻有所获”。共青团金水区委结合地域实际,通过与社区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沟通结合,明确工作思路,细化量化工作任务,以已经成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为突破口,确定不同领域的非公建团突破点,集中力量,逐步扩大党团组织覆盖面。
四是探索工作路径,丰富工作载体,深化非公建团工作。全区各级团组织在非公建团工作进程中,从工作路径、方法、载体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结合非公经济组织生产经营实际,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创建“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开展培训进企业、才艺展示、联谊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活跃非公经济组织团青工作,充分调动企业管理层的参与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