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情
详情
详情

【图】团中原区委开展“绿天使走进城开社区,拼积木传播垃圾分类知识”公益活动

时间:2019-11-18  来源: 


    板栗壳属于什么垃圾?“绿天使”到底是个啥?乐高积木跟垃圾分类有什么关系?人工智能将来怎么运用到垃圾分类中去?11月16日下午,由团中原区委联合大河报小记者运营中心、华枫社工、桐柏路街道城开社区举办“绿天使”公益活动,为现场的居民解答了这些疑惑。 
    此次活动旨在围绕垃圾分类、通过各种趣味互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培养起“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活动采用乐高积木主题搭建的方式。简短的开幕仪式后,小记者们按年龄被分成了6组,在李新焕等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每组围绕一个作品进行创作:分类垃圾桶、垃圾清扫车、垃圾压缩机、智能垃圾分类车等众多跟垃圾分类有关的“智能武器”统统用积木搭建了出来。当看到自己创作的垃圾桶盖子可以感应到人后自动开合、垃圾清扫车可以进行自主清扫、垃圾分类车可以按颜色进行垃圾自动分类后,孩子们充满了骄傲:“这是我亲手制作的!”魏骏杰表示自己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发明更多让垃圾分类更智能等东西,让我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今天我是绿天使:小记者当上“绿天使”,还给发聘书?
    拼完积木,根据事先报名和活动现场表现,六位小记者刘沂鑫、孙宇婷、李函宇、李家铭、葛铭耀、陈宣霖被推举为本期活动的“绿天使”,和另外三名来自社区的老党员志愿者一起,接受了“绿天使”的聘书,在接下来一年的聘期内,这些“绿天使”将担任社区环保大使,采用“由个人带动整个家庭,由家庭影响周边”的方式,着力于带头推广垃圾分类知识,践行环保理念。
    记者有话说:小记者变身大记者,会提出哪些脑洞大开的问题?
    “记者有话说”环节采用“现场答记者问”的方式,让小记者围绕活动主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去感受自己未来的记者工作节奏。本期的提问围绕“绿天使”展开,拿到话筒的小记者个个精神抖擞,仿佛一下子变成了知名大记者:“我是大河报小记者刘尧亦嘉,绿天使是什么?”“我是大河报小记者夏厚霖,为什么不能叫白天使、黑天使、黄天使,而要叫绿天使?”“绿天使能飞吗?”“怎么才能当上绿天使?”小记者各种脑洞大开的问题让现场答记者问的社工靖哥哥应接不暇。
    活动的背后,都会有哪些花絮呢?
    “我家孩子是第二次参加绿天使这个活动了,上次活动回家后看到我用纸杯喝水告诉我说一次性用品不环保,不要用!玩着游戏还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这个活动挺好的。”刘梓伊的家长笑着对记者说。
    志愿者靖宇表示: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孩子是家庭的重心。希望通过社区、社工、社会志愿力量的联动,以家庭和孩子为抓手,促进广大市民对垃圾分类回收政策的学习理解以及生活中的实际执行。
    此次活动共有50名青少年参与,活动共发放环保宣传手册800本,参与家庭55组,活动受到辖区居民普遍好评,下一步,团中原区委将继续发挥团组织优势,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持续推进“绿中原”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

版权所有 郑州市青少年阳光网 Copyright 2085 - 2019. shangdu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