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郑州市委
关于继续深入推进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
通 知
市属各级团组织:
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是全团引导青年的主线、长线工作。2012年,市属各级团组织要认真贯彻党中央书记处关于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团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部署,继续以四类青年群体《思想引导大纲》的转化和运用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分类引导青年工作在基层不断深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同青年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为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共青团引导青年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普遍性。具体工作要求如下:
一、继续推动基层团组织开展《青年思想引导大纲》转化和运用
今年,按照团省委的要求,全市各级团组织要在首批《大纲》转化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第二批、第三批《大纲》转化工作。
1.时间和数量要求
第二批《大纲》转化工作时间为2012年3月至5月底,开展转化工作的基层单位团组织数量要求为:首批之外40%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团委(编写企业青年思想引导手册);首批之外45%的非公有制企业团委(编写进城务工青年思想引导手册);首批之外40%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团委(编写农村青年思想引导手册)。
第三批《大纲》转化工作时间为2012年7月至10月底,开展转化工作的基层单位团组织范围为:所有未参加首批、第二批《大纲》转化工作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团委、非公有制企业团委和乡镇(街道)办事处团委。
2.内容和步骤要求
各基层单位团组织要参照团中央在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中的做法,借鉴首批推进单位的经验,结合本单位实际,将团中央下发的《大纲》转化为对本单位青年更具有针对性、适用性的《青年思想引导手册》,供本单位团组织、团干部开展工作使用。具体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掌握本单位青年的思想意识关键点及其形成逻辑。
二是运用本地、本单位的事例、素材,以及本单位青年熟悉的话语体系,对其存在的主要思想困惑进行解答。
三是积极寻找、创造和运用本单位青年喜闻乐见的路径载体,开展生动活泼、富有思想内涵的各类引导活动,向青年有效传递思想引导内容。
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合本单位的《青年思想引导手册》,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思想引导内容,二是工作路径载体。
各基层单位团组织开展《大纲》转化工作,要注意把握灵活适用的原则。在调查了解青年的思想困惑时,既要了解掌握青年在宏观上对党的领导、国家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观点看法,也要了解掌握青年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思想问题,包括对本单位中心工作、个人发展前途等具体问题的看法。在帮助青年释疑解惑时,既要注重从面上运用好报告座谈、文化活动、媒体宣传等路径载体,也要灵活运用面对面的交流谈心、困难帮扶等各种有形、有效手段。
3.指导和支持要求
各县(市)区团委要分批对参与《大纲》转化和运用工作的基层团干部进行专项培训。工作推进过程中,要认真总结首批推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对第二批、第三批基层单位团组织的《大纲》转化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指导和严格督促。
4.推进时间要求
3月15日—3月22日:确定《大纲》转化工作第二批基层单位名单。
3月23日—6月底:推动第二批基层单位团组织按照要求进行《大纲》转化工作。其间,4月10日前报送阶段统计表(见附件1);6月10日前报送转化单位的《青年思想引导手册》电子版。
6月下旬—7月上旬:确定《大纲》转化工作第三批基层单位名单,7月5日前报送情况表格。
7月中旬—11月中旬:推动第三批基层单位团组织按照要求进行《大纲》转化工作。其间,9月10日前报送阶段统计表(见附件1);11月10日前报送第三批转化形成的《青年思想引导手册》电子版。
各县(市)区团委要参照以上工作要求,推进本系统基层团组织的《大纲》转化工作。各单位的转化工作材料均须做好备案、保管,按时统一上报团市委宣传部。
二、挖掘和推广基层团组织开展分类引导工作的典型案例
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类基层团组织在《大纲》转化工作中探索创新的引导青年路径载体,挖掘出一批贴近时代、贴近青年、富有思想内涵的引导青年工作典型案例,通过印发案例汇编、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在本地推广,并将其中优秀案例报送团市委宣传部。
各县(市)区团委要在每批《大纲》转化工作中,及时将引导青年工作的典型案例报至团市委宣传部。(案例整理格式参照附件2;首批典型案例于3月21日前报送;第二批、第三批基层单位典型案例分别于6月初、11月初前报送。)
各地推进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任务完成情况,将作为对各县(市)区团委宣传战线工作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
联 系 人:李 娟
联系电话:0371—67181573
电子邮箱:zztswxcb@163.com
附:1、《大纲》转化工作阶段统计表
2、引导青年工作案例报送格式示例
共青团郑州市委
2012年3月13日
附件1:
第二批/第三批基层单位《大纲》转化
工作阶段统计表
(分别于4月10日、9月10日前报送)
县(市)区级团委名称:
(一)指导、督促所属团组织推进第二批/第三批《大纲》工作情况(300字以内):
(二)指导、督促所属团组织直接联系的第二批/第三批基层单位开展工作情况(300字以内):
(三)本县(市)区第二批/第三批基层单位《大纲》转化工作情况:
县(市)区 级团委名称 |
完成青年思想状况调查的基层单位 数量 |
完成释疑解惑材料编写的基层单位 数量 |
启动探索路径载体工作的基层单位 数量 |
|
|
|
|
|
|
|
|
|
|
|
|
团市委直接指导的基层单位 |
|
|
|
合 计 |
|
|
|
附件2:
引导青年工作案例报送格式示例
连通思想的“桥”论坛
名 称:XX公司“桥”论坛
时 间:2008年12月至今
主办单位:XX公司团委
群体类别:企业青年
引导路径:新媒体传播
一、基本创意
“桥”论坛填补了公司员工网络交流平台方面的空白,拓展了公司内部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大大简化了基层员工与高层管理者和各职能部门沟通的环节,为员工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成为公司各级管理者高度感知、共同推进的工作项目。
二、主要内容和运作模式
“桥”论坛由公司团委策划、牵头推进并负责论坛维护等日常管理工作。
“桥”论坛内容包括“网上调查”、“员工热线”、“谈天说地”、“专区论坛”等八大版块,共34个二级栏目,覆盖了员工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交友等多方面的交流需要。特别是针对员工在“员工热线”版块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通过争取领导支持和制定制度规范,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和单位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做好对员工服务和思想引导,实现了“进入管理起作用”的良好状态。
团委还在“桥”论坛上策划开展“每月主话题”大讨论、热点问题网络问卷、“最佳实践我行我秀”网络评选和符合青年需求的团购活动等,营造了积极、健康、益趣的网络文化氛围。在公司领导支持下,团委尝试组织了领导与网友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其运作机制包括:
(1)定期汇报。每月一次向公司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上报《“桥”论坛月报》,每半年一次在二级单位党委书记会议上对各单位在“员工热线”版块上的答复情况进行点评,每年一次向公司党委常委会专题汇报“桥”论坛所反映的青年思想热点和对公司管理的意见建议。
(2)加强管理。在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建立了高级特约管理员队伍(主要由二级单位团干部组成),共同参与“桥”论坛管理。出台相关制度和要求,对“桥”论坛管理工作予以规范。以积分、威望值、明星用户评选等激励制度来做好对版主和优秀网友的激励。
(3)保障经费。项目建设费用由公司承担,日常运维费用(如“员工热线”短信提示平台费用等)由团委承担。
三、开展成效
通过开办“桥”论坛,促进了公司内部成员之间的对话交流、信息分享和互相理解,拉近了领导与企业青年之间的距离,搭建了青年倾诉真心话的平台,增强了团组织对青年思想关键点的准确把握。同时,创新了团组织“进入管理起作用”的机制,提高了公司团组织为青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团组织在青年心目中的地位和在公司中的影响力。
目前,“桥”论坛已成为公司共青团影响广大青年的重要载体。截止2009年10月,论坛用户已超过2000人(80%以上为青年),每月有25万人次登录,高峰时期同时在线人数超过2000人,“员工热线”版块共收到员工提问和建议1200多条,论坛发展势头良好,受到公司领导和广大青年的好评。
【案例简评】:
XX公司团委抓住公司重视网络舆论的时机,主动及时地向公司请缨建设“桥”论坛,体现了对公司发展和青年需求结合点的准确把握。“桥”论坛既具有一般论坛的功能特点,又对其进行了补充完善,增加了许多新的创意,尤其是将网络平台建设与服务青年实际需求相结合、与公司管理工作相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寓引导青年工作于广泛联系和具体服务之中,实现了引导青年与贴近青年需求、融入企业建设和发展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