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专题活动
基层信息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专题活动
基层信息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单位
时间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详情
详情
详情
“五送五帮”活动辉映团旗红
时间:2007-04-19 来源:本站原创
共青团郑州市委在刚刚过去的冬天开展了“五送五帮助,办实事送温暖”活动,在这寒风瑟瑟的冬季,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和阳光。
一、送助学金,帮助农民工子女有学上
为了让农民工子女不再张着渴望的眼睛、徘徊在学校门外,和城市的孩子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共青团郑州市委与东方今报共同开展“牵手圆梦活动”,向社会劝募和接受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号召全社会都能以更广阔的胸怀,伸出援助之手,共圆贫困农民工子女心中的上学梦。同时,开通“牵手圆梦热线”,向社会公布申请资助条件、资助标准,接受贫困农民工子女申请资助报名,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学校,走进教室,给他们一张稳定的课桌。
团市委郑州市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向省青基会、中国青基会申请“金龙鱼基金”助学基金连续五年为我市620名农民工子女发放480万元“希望工程—金龙鱼农民工子女助学基金”,为他们上学提供帮助。
二、送书屋,帮助希望小学的孩子有书读、读好书
为推动我市贫困地区青少年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解决贫困地区学校图书装备和学生课外读物严重不足的问题,共青团郑州市委开展了“希望书屋”捐赠活动。号召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少先队员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捐建希望书屋,奉献一片爱心”为偏远贫困农村孩子献爱心,计划在3年时间里,为郑州市99所希望小学各捐建一座“希望书屋”。
“希望书屋”捐建活动进行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推进、事业化发展,单位和个人出资2000元,捐建一座“希望书屋”, 由有关出版发行单位提供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装备用书推荐书目》中选出的4000元正版图书。包括教学辅导及参考、社会科学、文学读物、自然科学、工具书等五大类,团市委按照捐赠者的意愿命名书屋。
共青团郑州市委与海润广告公司合作,根据活动进程和特点,收集图片、文字资料,以“点燃希望,成就孩子”为主题,制作户外灯箱广告宣传画,分布在我市四条路段,共投入40个灯箱,80幅宣传画。自活动开展以来,共接到数千个咨询电话,接受社会各界捐款118000元,捐建书屋59座,直接受益师生达到20000人。
三、送棉衣、棉被,帮助贫困家庭过暖冬
为了确保我市希望小学和贫困农民工子女以及城市低保、下岗家庭的孩子们过一个“暖冬”,团市委开通了两部捐赠棉衣的“送温暖”热线。热线仅开通两周,就接到咨询电话1700次以上,爱心企业、爱心市民捐赠棉衣、毛衣、外套等多达三千余件。此活动受到省市近十家媒体的关注,多次进行后续报道。2006年12月,团市委驻村工作人员将1000余件崭新衣物送到登封市石道乡陈家门村乡亲手中!截止目前,此活动共为百名贫困大学生,百个贫困家庭及农民工发放近千件衣服、棉被,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不再为没有冬衣而发愁。
四、送法律,帮助青少年学法、懂法、用法
为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青少年法律法规,扎实推进“为了明天”工程,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2006年12月共青团郑州市委举办了“为了明天——青少年法制宣传周活动”。团市委权益部发挥部门自身优势,在宣传周中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法制教育活动。组织2000多名青少年观看法制宣传电影;法律宣传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法制咨询服务;为千余名青少年发放《青少年自我保护掌中宝》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宣传手册》;组织3000多名青少年参观戒毒展等。广泛宣传青少年法律法规和自我保护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团员青年在法律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为建设平安社会、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五、送心理健康,“12355”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热线是面向广大青少年的一项非赢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热线以“倾听青少年心声,维护青少年权益,陪伴青少年成长”为理念,以“公益性、权威性、专业性”为鲜明特色,全面跟踪我市青少年的成长历程,帮助青少年走出困境,增强自信、健康成长。开通一年多来“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共接到了咨询电话17893个,接待来访1221次,出访553次,维权71次,网站点击率已达13721次。开展“12355高考解压活动”在高考、中招考试前后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减压服务;成立“12355家教家园”为我市大学生寻找家教工作开启“绿色通道”;与我市300多单亲家庭举办“关爱单亲家庭、真心传递真情”为主题公益活动;并多次走进校园、走进社区拉近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增强与青少年的沟通,更有效的解决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诉说困惑、烦恼、见证成长道路的有效渠道,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成为广大青少年的一条“解忧线”、“希望线”和“维权线”。
上一篇:学习红旗渠精神 &n...
下一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