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情
详情
详情

[河南] 郑州市二七区“学习雷锋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见成效

时间:2013-03-28  来源:郑州文明网 

    2012年以来,郑州市二七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题,以传承雷锋精神、弘扬三平精神为抓手,完善机制,创新载体,典型动,狠抓学雷锋活动生动具体形象化建设,推动学习雷锋见行动 三平之中做贡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效。

  一、完善机制,齐抓共管,不断增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保障力

  一是加强机制建设筑牢活动根基。坚持把“学习雷锋见行动 ‘三平’之中做贡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工作领导小组,建成由一把手挂帅、宣传部门牵头、社会团体配合、党政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学雷锋活动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推进有力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督导考评促进活动实效。及时出台学雷锋活动考核指标,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其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的测评体系。狠抓“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应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两支队伍建设,在每个社区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365工作室”,建立健全了递进式奖励机制,将党员干部学雷锋、开展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作为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推动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经常性、常态化开展。

  三是注重形成共识统一活动主题。坚持把学雷锋活动与“四德”教育、创先争优等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教育、学习讨论、心得交流等形式,带领党员干部群众走近雷锋,了解雷锋事迹,寻找雷锋足迹,体验雷锋精神,把握精神实质,澄清认识,形成共识。

  二、创新载体,全员参与,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活动的内驱力

  一是与“大力弘扬七种风尚”活动紧密结合。根据上级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结合区情,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保持“讲政治、顾大局,讲责任、敢担当,讲学习、勤研究,讲配合、重合作,讲创新、善运作,讲宗旨、重基层,讲奉献、能吃亏”七种风尚,在全区开展了“大力弘扬七种风尚”活动。以创先争优、“党员争先锋、岗位见行动”为载体,强化党员志愿服务行动,组建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580个,为居民办实事好事4800多件,涌现出“创先争优党员之星”120名、“创先争优为民服务之星”10名,其中的代表人物周炎红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李平被评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

  二是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紧密结合。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夕阳红志愿者、教育志愿者、无偿献血志愿者、法律志愿者、市政志愿者和工商志愿者等10个服务队,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弘扬雷锋精神 二七人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上万名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村组开展志愿服务2600多场次。指导各级团组织深入开展“六走进”学雷锋活动(即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青少年、走进绿色、走进企业),巩固志愿服务创建品牌。该区全面启动青年志愿服务进社区、入网格主题活动,上千名青年志愿者下沉基层、走进网格,在社区环境、居民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开展社区服务;举行“喜迎党的十八大 志愿服务集中行”——二七区在职党员集中服务群众活动,全面启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全区县处级领导带头参与、区直单位机关干部、乡镇街道党员干部和辖区党员共计2 万余人参加;组织红十字机构,广泛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天明博爱奖学金”活动,对困难家庭给予帮助。

  三是与文化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依托基层党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市民文明学校、文化广场等,通过放映雷锋事迹影片、学唱雷锋歌曲、道德模范宣讲、文艺团体表演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100余场,受众2万多人次。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感动身边人”为内容,围绕“学习雷锋见行动”等主题,开展“道德讲堂”活动53

  四是爱心城区建设紧密结合。健全和完善富有二七特色的“四个一”救助体系,即“一条‘爱心110’热线、一张全覆盖的‘爱心110’捐赠救助网、一支‘爱心110’志愿者救助队伍、一面‘爱心110’捐赠救助‘回音壁’”,形成了全覆盖的区、乡(镇)、村三级救助保障体系,巩固“中国爱心城区”精神。125日,在全区启动关爱救助联合行动,当天出动车辆32辆,登记、劝说、救助露宿街头人员56名,送去御寒衣物400余件;成立临时救助站,重点救助火车站周边露宿街头的务工找不到工作、流浪乞讨、拾荒等人员。截止目前,全区“爱心110”志愿者队伍已达2000余人,接到救助电话7000余个,救助落实率100%帮扶救助困难群体1万多人。

  五是与未成年人教育紧密结合。在全区中小学校深入开展以“知雷锋、爱雷锋、找雷锋、做雷锋”为主要内容的“学雷锋,手拉手”体验活动;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教育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推广春晖小学续写雷锋日记的好做法,要求每所学校都要有一本《雷锋日记》、“雷锋中队旗”、“雷锋故事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续写和传阅,定期组织《雷锋日记》展览,展示学习成效。在社区设立青少年道德银行,对青少年好人好事进行登记,换算成积分,存入道德储蓄卡,定期对“模范储户”进行表彰,激励孩子们多做好事。

  三、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面提升学雷锋、践行‘三平’精神的支撑力

  一是通过宣传报道吸引群众目光加大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的宣传力度,发现和推出各单位学雷锋活动的新经验、好做法。河南手机报先后发布了谷殿明和他的团队、二七区爱心城区两篇信息,《郑州日报》、《郑州晚报》曾以《弘扬雷锋精神 二七人在行动》、《爱心衣赠送困难户》、《二七区中小学“学雷锋”已成日常行为》为题先后报道了二七区学雷锋活动动态。在二七门户网站、区级报纸《魅力二七》上开设学雷锋活动专栏,发布信息100多条,推出专版6期,发放报纸6万多份,遍及全区社区、村组、机关、企事业单位2760余家,进一步扩大了学雷锋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是通过典型树立引领群众实践在全区深入开展“学习雷锋见行动 ‘三平’之中做贡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在各个阶层和各行各业充分发现好民警、好教师、好学生、好律师、好法官、好检察员、好企业家、好商户、好群众等初选个人200多人,挖掘出优秀警务室、爱心救助站、志愿服务团队等初选集体120多个。通过评选表彰推介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和带动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参与学雷锋活动。

  三是通过基地和团队建设汇聚群众参与。打造陇海大院社区学雷锋基地、谷殿明学雷锋基地,培育大学路康桥华城社区、嵩山路亚星社区等社区培育文化志愿者服务团队,用基地和团队的力量留住、引来“雷锋”,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开展。目前,谷殿明雷锋团队15年如一日学雷锋为市民免费维修灶具,仅活动中购买的配件、工具等费用就达到了150多万元,维修燃气具登记本已有234本,维修灶具13万多台。2012年1226日,谷殿明把学雷锋送温暖活动延伸到乡镇,为侯寨乡侯寨社区贫困户送去现金和煤球。谷殿明入选2012“感动郑州”十大年度人物。

版权所有 郑州市青少年阳光网 Copyright 2085 - 2019. shangdu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