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情
详情
详情

上街区社区大学乐于奉献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受欢迎

时间:2013-07-04  来源:郑州文明网 

    社区科普大学建设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使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引导居民群众学习科学、崇尚科学、远离邪教、健康生活、文明生活的重要科普场所。

  本着“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社会氛围的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郑州市上街区于20068月份成立了河南省第一所社区科普大学---郑州市社区科普大学三湾街分校,当期招生学员50人。老年大学的学员年龄都比较大,多数六十开外,更有七十、八十有余的,她们珍爱生活、看重友情,本着"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大家走到一起,品味多彩人生,老人们说,那种愉悦的心情,不在其中是无法体会的。正因为大家都是这种心情,所以在一起学习的时候,大家总是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处得非常愉快、和睦、温馨。大家轻松地学会了太极拳、太极扇,学会了歌唱、舞蹈,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养生、饮食与健康知识,一起学习如何进行中老年人心理调适等知识,她们在一起,把自己融入了社会,互相交流家庭生活,交流生活经验,每天心情舒畅。

  带领学员们快乐学习的是活跃在上街区社区科普大学的科普志愿者们。

  冯素娟41岁,在上街区政府机关工作。她成为一名科普志愿者,可谓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喜欢读书、学习,这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婚后,她把读书的内容转向了育儿与家庭教育,随着一本本书籍的阅读与学习,她的孩子也一天天长大。如今,14岁的儿子身体健康、习惯良好、品学兼优。几年前,在孩子还读小学时,就陆续有孩子的同学家长向她请教家庭教育经验,冯素娟就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耐心讲解。当面对独生子女孤僻任性没有朋友的难题时,她提醒家长们孩子不能没有伙伴,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代替伙伴的作用,建议孩子同学家长们联合起来,变小家为大家,变独养为群养,引导孩子在与伙伴交往中体验快乐成长。孩子读小学期间,她经常组织孩子家长们利用双休日、小长假时间外出郊游。两三个孩子及其家长结合起来开展自驾游,是常有的事儿。2011年五一小长假,家长们带着11个孩子,大大小小共25人,在浮戏山游玩,孩子们在一起爬山、捉蝌蚪、戏水,在农家小院附近捉迷藏,晚上一起搭帐篷、数星星、谈天说地,家长们则在一起聊天,交流带孩子的心得,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能及时给家长们带来有益的启示。这期间,面对家长们向他提出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怎么解决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孩子做事情磨蹭是啥原因?”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答,冯素娟注意到有一些问题已经涉及到孩子的心理问题。为了更好的帮助家长们解决难题,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并于201012月份,考取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证。有了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知识后,冯素娟在回答家长们的问题时,就更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当看到在自己的建议被接受,通过实践并取得效果后,冯素娟感受到了“帮助别人,提升自己的快乐和满足。几年来,平顶山尧山、焦作云台山、巩义长寿山、新密神仙洞、新郑始祖山、北京长城、颐和园等处,都曾留下了他们的快乐足迹。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能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都能感受到来自团队的温暖与乐趣。

  20127月,经过上街区科协招聘社区科普大学教师考试,冯素娟成为一名社区科普大学的心理健康教师。2013年春季,她担任了上街区社区科普大学如意街分校的心理健康教师,课堂上,她给大家讲解中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中老年人的心理调适、中老年人身心综合症等内容,她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事例来传授生活中的科学和身边的科学知识,受到学员们的欢迎。有个别学员在课程结束后,还就家人亲戚朋友遇到的心理问题,向其进行咨询,冯素娟还是一样耐心解答,以排解学员的难题。

  张家绪73岁,政工干部,退休前曾经在某国有企业长期从事政工工作。工作期间,1984年曾经参加河南省政法干校的脱产学习,取得律师工作者证。后来,通过自学考试,他又取得法律专业大专文凭。1998年退休,他经常帮助辖区居民义务做民事调节方面的工作。1999年,张家绪进入上街区华威律师事务所,专职从事法律工作。2003年,他担任了上街区148法律事务所主任。2011年春季开始,他担任了上街区社区科普大学的法律生活教师。考虑到法律知识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张家绪在给学员们上课时,就尽量讲的通俗易懂,穿插具体案例进行讲解。有时,张家绪老师将中老年维权的具体案例,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合下,编排成法律情景剧,很适合老年人学习,受到学员们的好评。截止2013年春季,张家绪老师已经带过5个社区的法律课程。

  赵宝和50岁,在某国有企业从事自动化控制工作。从2011年春季开始,他担任了上街区社区科普大学的计算机教师。刚开始教课时,科普大学没有给学员配发教材,他结合自己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实践经验,耐心给老人进行讲解。根据学员年龄较大、接受知识速度慢的实际情况,他就从如何开机、关机,键盘和鼠标的操作等这些基础知识教起。针对当时上街区社区科普大学没有电脑的情况,赵宝和曾经带领学员们去网吧集中学习电脑操作。一个学期下来,老人们能够掌握上网看新闻、QQ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常用内容。当学员们学会新的计算机知识后,他们高兴的象孩子似的,赵宝和更是欣慰。教学之余,学员家里的电脑出现故障了,只要提出来,赵宝和都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上门帮助处理,为其解决难题。2013年春季,他担任了上街区社区科普大学三湾街分校的计算机教师。学员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学会了上网看新闻、拼音打字、QQ聊天、收发电子邮件、建立邮箱等常用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学员们又提出了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大家主动找到社区工作人员,提出下学期要继续跟着赵宝和老师学习,他们要学习建微博、开通博客等内容。

  王兴华65岁,退休前曾经是某中学语文教师。她喜欢旅游,喜欢置身于大自然中感悟山水的灵动。工作期间,她就利用暑假时间,到各地去旅游。退休后,时间充裕了,她更是多次外出旅游,用她自己的话说,旅游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缓解压力,心境会放开很多,还能认识很多朋友。截止到现在,全国知名景点她已经全部走过了,有的地方甚至去过两、三遍。周围的亲戚朋友、邻里、在计划旅游前,会主动找她咨询,询问路线安排、注意事项等方面的问题。王兴华会将自己的旅游经历、旅游心得告诉他们。就这样,一个个人来问,她也一个个人来答。后来,她发现,有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有旅游的意愿,却不知道该怎么计划路线。跟旅行社吧,很多人感觉不自由,不跟着旅行社吧,心里面又没有底儿。在得知大家伙儿的旅游需求后,王兴华通过招聘考试,于2009年走上了上街区社区科普大学的讲台,她为学员们讲解旅游指南课程。课堂上,一方面她以教材为主线,同时,她又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切身感受,以及经验教训,向学员们仔细讲解。由于她与学员们年龄接近,所以交流起来,很有共同语言。她所带的旅游指南课程,很受学员们的欢迎。截止目前,她在社区科普大学的讲台已经走过了4年。

  活跃在上街区社区科普大学的这些科普志愿者们,遵循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的科技先锋作用,崇尚科学,倡导科学,向广大科普学员宣传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学员们的科学素质,使科普大学的学员们切实感受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006年至今,上街区科普大学总数已经达到17所,占主城区社区总数的80%以上。截止目前,上街区科普大学登记在册的科普教师已有114人,2013年春季安排课程的科普教师有30余人。通过加强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管三方面的管理,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面更广,对群众的吸引力更强。在郑州市科协开展的2次社区科普大学综合评比中,上街区一类分校达标率均达100%。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这些科普志愿者们的努力和奉献。

版权所有 郑州市青少年阳光网 Copyright 2085 - 2019. shangdu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