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情
详情
详情

南阳驻郑团工委探索解决外出务工创业青年入党难问题

时间:2010-07-07  来源: 

        南阳驻郑团工委针对外出务工青年发展培养渠道窄、教育难、当面谈话难、讨论发展难等问题,坚持依靠驻郑党工委、各县(市、区)党总支,积极推行“双推工作法”,即将外出务工优秀青年推荐加入共青团组织,把优秀共青团员推荐加入党组织,把推优入党、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作为凝聚青年,扩大组织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探索解决了外出务工青年入党难问题。七一前夕,在郑71名务工创业优秀青年集体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目前,驻郑团工委已向南阳驻郑党工委推优入党两次,推荐136名外出务工优秀青年团员作为发展对象,31名务工青年加入党组织,推优比例占22.8%,其中8名已转为正式党员,23名同志被批准为预备党员。

  一是适应务工青年流动性特点,努力满足入党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向城市,大批外出务工青年由于游移于城乡之间的身份,使其在本村和务工企业入党双双受到限制。为帮助外出务工团员青年解决入党难这个问题,南阳驻郑团工委及时了解务工创业青年需求,通过多种途径找到务工创业青年,并为漂泊在外的务工青年们开启入党之门,使他们工作有目标,干事有劲头,充满创业激情。

  二是坚持党建带团建,架起入党“绿色通道”。充分依托驻外党组织、驻外团组织,积极向外出务工青年宣传党政方针政策,引导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务工青年的流向和思想动态,在外出务工青年和党组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积极为外出务工青年入党提供帮助。2010年3月,经南阳驻郑党工委批准成立了南阳驻郑团工委党总支,党总支采取跟踪考察、教育培养等方式,把优秀青年纳入入党发展培养对象,从中择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帮助务工青年实现入党愿望,不断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三是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培养针对性。推行“网络培养”法、“视频谈话”法,解决异地入党存在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机制不活等问题。推行“网络培养”法。针对外出务工青年工作地点不稳定、教育培养难组织等实际情况,驻外党团组织与属地党团组织“多方联动”,采取“网络培养”法对优秀务工青年进行跟踪培养。推行“视频谈话”法。针对外出务工青年集中谈话难组织等实际情况,积极创新“视频谈话”模式,基本实现“不误打工挣钱、不误组织考察、不误企业发展”目标。

  四是竭诚服务青年,提高组织吸引力。南阳驻郑团工委于2006年5月成立,下设六个部门,下辖19个团总支,270个团支部,覆盖务工创业青年 24.4万人,占在郑创业青年的81.2%。在服务方式上,突破思维局限,采取社会化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媒体等信息化手段,通过QQ、手机短信、手机报等容易实现并得到务工青年喜爱的方式,方便快捷地为青年提供服务。同时建立青年服务大厅,以实施共青团基层组织网络建设工程和青年创业就业工程为统揽,不断探索服务模式,已培训外出务工青年2800多人,劳务输出4400多人,为创业青年解决创业资金800万元。以团干部自身的表率作用,吸引凝聚外出务工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版权所有 郑州市青少年阳光网 Copyright 2085 - 2019. shangdu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