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原区委按照“先行组建、逐步提高、突破重点、抓大促小、先易后难、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建团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团建工作的新思路,扎实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
一、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中团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我区已相继在河南郑州外资企业学校、北辰机电有限公司、世纪联华汝河路店超市、帝湖花园房地产有限公司、泰隆经纬塑业有限公司等37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团组织。
二、我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的做法
非公有制企业是基层团的工作的重要领域,也是基层团建创新的难点之一,而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都为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原区团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开展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
(一)认真做好摸底调研,为非公建团工作理清思路、打好基础
按照上级团组织的安排部署,中原区团委根据我市团联发【2010】22号文件精神,深入广泛地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进行了调查摸底,并于9月10号召开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团建工作座谈会,全体基层团干和部分企业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针对如何建立非公团组织及团组织如何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企业需要团组织发挥怎样的作用进行了座谈,并根据座谈情况,认真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和考核奖惩细则。座谈中发现,随着非公有制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对人才需求日益增长,通过建立团组织、举办团活动,为丰富企业文化提供保障,为企业管理者了解青年、发现人才开辟渠道。也使我们意识到非公有制企业建团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因此要因地制宜,灵活设置,根据地域不同、规模大小、团员青年人数多少,企业所需灵活多样地设置团组织。
(二)“以团建促企业 以活动促团建”实现团企互利双赢
从第一阶段调查摸底的情况看,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存在建团率不高、团的工作基础薄弱、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相对滞后等问题,据此,我们着重在抓典型、抓服务、抓创新上下功夫。
一是把组建试点单位重点放在经营较稳定,团员青年相对密集的企业,通过抓重点,抓骨干形成示范宣传作用,来推进非公建团工作。郑州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中等专业学校是一家社会力量办学性质的学校,该校有团员1000余人,建团初期,我们积极与郑州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中等专业学校联系,指导他们建立了团组织,帮助他们规范了团委(团支部)例会、换届选举、团费收缴和使用等各项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联合该校团委相继开展了“文明交通志愿者”、“纪念建军83周年红色电影展”等青少年教育活动,不仅增强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更提高了该校团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二是竭诚服务非公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在非公领域团建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到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其首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要实现开展团的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同步共振,必须以“服务”为主线,明确“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原则,这样团的工作才会得到企业的支持和认可,团的工作才会有生命力,才能保证长久持续地开展,因此,团区委依托自身优势,积极与辖区金融、大型企业业主联系,通过开展“小额贷款项目推进会”、“中原区杰出创业青年联谊会”等形式,为辖区优秀企业青年提供交流信息、沟通机会的平台。而对于那些以个体、私营为主的小型企业中的外来务工青年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职业技能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因此,团中原区委积极与相关培训学校和上级团组织联系,免费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得到了用人企业和团员青年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增强了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发动各方面力量,整合资源,联动前进,开创非公有制经济团建工作的广阔天地。
非公经济领域团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仅靠共青团一个部门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中原区团委遵循“ 4+x”的建团模式,转变工作方式,工作主体前移,中心下移,由中原区团委给予指导,让各镇、街道团工委自主开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团建工作,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团建工作的过程中积极争取党政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做到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同时,中原区团委还注重学习党建工作的有益经验,建议各镇、街道在已经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依靠党组织迅速建立团组织,在已经建立工会、妇联的非公企业要乘势建立团组织,在还未建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非公企业要联合街道党政、工会、妇联共同推进,加速建立团组织。
下一阶段,我们将关键在“建”字上下功夫,在追求“量”的扩张的基础上,实现非公团建“质”的提高,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基础。加强团员发展和隐性团员清理工作,重视团员意识教育,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规范非公企业“推优”工作,加强对团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二是抓创新。根据非公企业的自身特点,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努力在团的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和资源获取方式上求得一定的突破,使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更加适应形势变化发展的要求。三是抓督查。督促各镇、街道团团工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断充实和完善工作思路,积极挖掘典型,以点带面,推进工作,使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实现新的突破。